​西瓜的功效与作用

2024-04-23 19:54 来源:略范文 点击:

西瓜的功效与作用

西瓜的功效与作用

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大家了解过吗?具体的西瓜的功效与作用,一起来阅读以下文章吧!

image.png

西瓜的功效与作用【1】

1、解暑气:盛夏,赤日炎炎,一些人感到胸闷不适,精神萎靡,疲惫乏力,头晕目眩,食 欲不振,体重下降,或有低热等。

随着高温天气的持续,症状有增无减,直到 秋凉后才逐渐康复。

翌年又有可能周而复始,然而各种检查却无器质性病变。

这一系列症候,俗称疰夏。

祖国医学认为,疰夏是由于夏天暑湿之气侵入人体,阻遏中焦脾胃之气的缘故。

尤其是小儿饮品过杂,妇女少作活动,就很容易有这种病症。

“疰夏”之后, 一个夏季,要消瘦10kg多,等待夏去秋来,才能逐渐康复,患者除请医服药外,宜用西瓜皮和花生2两,麦芽1两,米仁1两,煮成浓汤,连服六七日,就可以食欲大增。

2、治中暑:夏令中暑,忽然头昏脑热,如尚无呕吐泄泻情形,可用西瓜刨汁,日服两三盅,轻的就此治愈。

发热不退的,可用淡豆豉9克,香薷6克煲汤,作为药剂,再以西瓜汁作饮料,也可治愈。

要是中暑的人突然昏倒或吐泻不止,应请医急治,此方不宜应用。

但服药休养后,以西瓜汁代替饮料也是相宜的。

西瓜的作用:

1、夏季痤疮:绿豆100克,加水1500毫升,煮汤,沸后10分钟去绿豆,西瓜皮(不用削去外皮)500克,煮沸后冷却。

饮汤,一日数次。

方中绿豆甘凉,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西瓜皮甘寒,可清热解暑、除烦止渴。

2、健脾消暑:新鲜西瓜皮100克,大枣10枚,共煎汤,每日当茶饮。

3、壮阳:西瓜皮切丝,开水焯后捞出,与熟鸡丝、瘦肉丝加调料食用。

你不知道西瓜这些功效【2】

“这是因为西瓜中含有抗高血压成分的瓜氨酸,瓜氨酸在人体内变为精氨酸,然后在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催化下转变为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畅通。

”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马东星补充,而且西瓜中含有大量水分(91%),具有解渴利尿作用。

所以常吃西瓜可以起到辅助降压作用。

此外,甜瓜、坚果、豆类、金枪鱼等都含有丰富的瓜氨酸及精氨酸,经常食用也有和吃西瓜同样的效果。

马东星建议,高血压患者如果觉得直接吃西瓜感觉有点凉,可以尝试做成西瓜粥和西瓜汤。

西瓜可以和玉米须、香蕉一起煮成汤。

马东星解释,“香蕉能提供较多的钾离子,可抵制钠离子升压 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而玉米须有利尿作用,可以帮 助人将体内的钠排除,减少细胞外液和血容量,有助于控制血压,而且玉米须还可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改善肾功能,从而辅助治疗肾炎引起的高血压。

准备 300克西瓜、一根香蕉、少许玉米须、适量冰糖,将玉米须洗净、香蕉去皮切块、西瓜瓤去籽切块,然后将玉米须、西瓜瓤和香蕉块一同放到砂锅里,加适量水煎 煮10分钟即可。

西瓜和绿豆搭配很相宜,它们都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不妨试试做个西瓜绿豆粥。

先将绿豆洗净加水煮30分钟,然后根据喜好可加入莲子,枸杞,大枣等,一起炖至软烂时,再加入适量切好的西瓜丁煮两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吃完西瓜瓤,西瓜皮也不要浪费,做个凉拌菜,它也是有降压效果的。

切四分之一个西瓜皮,留一点 点西瓜瓤在瓜皮上,用刀将绿色的硬皮切掉,洗干净 西瓜皮后切成长条,用2克的盐稍微腌一小会,沥干水分。

然后将香菜末、蒜泥放到小碗中,加入适量的白开水,调入醋、白糖和香油。

将西瓜皮倒到大碗中,浇上 调好的汁,搅拌均匀后放5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不过马东星提醒,西瓜比较寒凉,所以脾胃虚寒的.高血压患者还是少吃一些。

此外,有些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吃西瓜时可能会担心西瓜太甜容易升糖,其实西瓜糖分含量很低(6%),比大米饭还低,所以适量少吃一些问题不大。

吃西瓜上火吗?【3】

一、西瓜本来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容易伤脾胃,如果贪凉吃冷藏时间过长的冰西瓜,对脾胃的伤害就更大。

二、此外,西瓜中有大量水分,可冲淡胃液,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腹胀、腹泻。

特别是在远行、剧烈运动之后,如果大量吃冰西瓜,胃平滑肌和黏膜血管突然遇到过冷食物刺激,很容易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或加重胃病。

胃肠虚弱的婴幼儿和平时就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等肠胃道疾病的人,最好少吃。

三、大量吃冰西瓜还可能引起咽喉炎或加重咽部不适。

这是因为西瓜在低温下冷藏后,瓜瓤里的水分会结成冰晶,食用时口腔受到突然的刺激,使唾液腺、舌部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迅速降温,引起咽炎等不良反应。

四、西瓜切开后经较长时间冷藏,瓜瓤表面会形成一层“冷膜”。

医生认为,人咬食过“冷”西瓜时,口腔内的唾液腺、舌部味觉神经和牙周神经,都会因冷刺激几乎处于麻痹状态,以致难以品出西瓜的甜味和诱人的“沙”感。